• 法治彰则国昌盛、港繁荣、家太平——世贸联合基金总会国情班圆满举办
  • 世貿聯合基金總會創辦人如意寶白瑪奧色法王一行出席國慶65周年國宴僑宴
  • 法治彰则国昌盛、港繁荣、家太平——世贸联合基金总会国情班圆满举办

  • 世貿聯合基金總會創辦人如意寶白瑪奧色法王一行出席國慶65周年國宴僑宴

  • 法治彰则国昌盛、港繁荣、家太平——世贸联合基金总会国情班圆满举办
  • 世貿聯合基金總會創辦人如意寶白瑪奧色法王一行出席國慶65周年國宴僑宴

世貿新聞

当前位置:主页 > 新聞中心 > 世貿新聞 >

《國際融資》封面人物——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2019年3月

《國際融資》官網發佈
 
 
2019年3月封面人物——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  
 
         《國際融資》是國際融資雜誌社編輯出版,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宣傳出版中心主辦,中國銀行業協會、APEC中國企業聯席會議指導的專業性雜誌。
 

         《國際融資》雜誌的封面專訪對象包括國內高級政府官員、傑出商業人士及全球權威性的政界和金融界人士。自2000年首次期刊出版發行以來,曾接受過《國際融資》雜誌採訪過的人物有: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陳元;亞洲開發銀行行長;普華永道全球CEO Samuel A. DiPiazza, Jr;中國全國社保基金事事會理事長戴相龍;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領航投資澳大利亞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Jeremy Duffield;亞洲開發銀行行長;NASDAQ首席執行官Robert Greifeld;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全球主席及行政總裁James S. Turley;世界銀行行長James D.Wolfensohn等等。
 
Turn Air to Water: a Solution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Sustaina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空氣制水:
實現水資源安全永續的解決方案
■ 本刊記者 李路陽 吳語溪
 
         據聯合國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披露:全球目前約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缺水地區,到2025年,將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幾乎每條河流的水污染情況都在進一步惡化,且水質情況還將在未來數十年進一步惡化;然而全球對水資源的需求卻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德蕾·阿祖萊女士呼籲:需要以新的方式來管理水資源,以應對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給水安全帶來的挑戰。那麼,有誰發現了新的方式嗎?這個回答是肯定的。香港天泉鼎豐集團(簡稱:天泉鼎豐)創辦人、總顧問,聯合國“水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行動十年(2018~2028)高級別國際會議指導委員會委員、聯合國環境科學政策商業論壇指導委員會創會成員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對空氣制水的重大發現以及對空氣制水系列技術與產品的發明,為面臨水資源、水安全嚴峻挑戰的人類帶來了永續的福音。2018年歲末,他接受了國際融資雜誌記者的獨家專訪。
 
According to the United Nations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Nearly half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now lives in areas with water scarcity, and by 2025, two thirds of the population will be short of water. Water pollution has worsened in almost every river in Latin America, Africa and Asia, and the water quality will continue to be deteriorated for decades to come; Yet the global demand for water is growing at a steady rate of 1% per year. Director-general of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Ms. Audrey Azoulay calls for: New ways are needed to manage water resources in meeting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population growth and climate change to achieve water security. So does anyone discover a new approach for this?The answer is clear. Mr. Ng, Tat-yung is the founder and general consultant of Hong Kong Heaven Springs Dynasty Harvest Group, the steering committee member of United Nations High-leve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Action on "Water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2018-2028, and the founding member of the steering committee of the United Nations Science-Policy-Business Forum on Environment, whose significant discovery of Atmospheric Water Generation and inventions of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on Atmospheric Water Generation have brought a promising future to humanity with sustainable solutions on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security challenges. By the end of 2018, he received an exclusive interview by International Financing Magazine. 
 
基於自然的水資源與安全解決方案緣何如此重要?
 
 
“我看到了希望,因為這個綠色創新設備制出的水可以救更多的人,想到我們的子孫後代都能有安全的飲用水喝了,這讓我很快樂。特別是當人們喝著空氣水,認同這個制水設備,並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這個事業當中時,我內心就會湧起強烈感動。”
 
         1998年,為回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第六屆會議的建議,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機構為主要成員的聯合國水機制決定,每三年發佈一版《世界水發展報告》,闡述全球淡水資源現狀和在實現千年發展目標與水有關的子目標方面取得的進展。2003年發佈了第一版主題為“人類之水,生命之水”的《世界水發展報告》,在之後的2006年、2009年、2012年分別發佈了主題為“水:共同的責任”、“不斷變化世界中的水資源”、“不確定性和風險條件下的水管理”三個《世界水發展報告》。自2014年起改為每年一版《世界水發展報告》,陸續針對“水與能源”、“可持續世界之水”、“水與工作”、“廢水:尚未開發的資源”、“基於自然的水解決方案”等特定主題進行了問題分析、案例印證和政策建議。在這些報告中,可以發現一個清晰的脈絡:從最初的觀念引領、風險警示到水資源延伸的可持續發展領域,最終落到廢水開發和基於自然的水解決方案上,系統揭示了由於受人口增長、氣候變化、環境污染、消費急劇增長以及浪費資源的生活方式普遍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人類水資源與安全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淡水資源量與需求量不匹配帶來的資源危機。全球淡水只占總水量的2.6%左右,其中占99%的絕大部分被凍結在南北兩極和凍土中,無法利用,只有不到1%的淡水散佈在江河湖泊與地底下,而便於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只有2.1萬立方公里左右。由於這些淡水資源在時空上分佈不均,加上人類的不合理利用,水資源短缺地區和飲水困難的人群正在逐年增加。正如聯合國《世界水發展報告》數據顯示,全球水的使用量在過去一百年裏增長了六倍,現在還在以每年1%的速度繼續增長。未來20年,全球的水需求將繼續大幅度增長,目前每年4600立方公里的水需求現狀已經接近了可持續水準的上限,但到2050年可能增長20%~30%,達到每年5500~6000立方公里之間,屆時將有50億人生活在水資源匱乏的地區。按此推測,如果人類沒有找到與水需求大幅度增長相適應的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到本世紀中葉,人類賴以生存的淡水將成為最昂貴的稀缺資源,水之戰難以避免。
 

         第二個挑戰是,有限的水資源與人口增長、環境破壞等給水安全帶來的挑戰。全球水污染情況正如聯合國《世界水發展報告》所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幾乎每條河流的水污染情況都在進一步惡化。未來數十年,水質還將進一步惡化,對人類健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威脅只增不減。其中,最為普遍的水質問題是水體中的營養物含量升高。根據地區不同,這種情況還經常和病原體含量升高有關。上百種化學物對水質都產生了影響,包括農藥污染水源、工業污染、未經處理的污水污染乾淨水源,以及過度抽水等濫用水的情況,這些不僅加劇了人類水資源的緊缺,還威脅到飲用水的安全。
 

         如果按傳統套路走,可能永遠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因此,聯合國在2018世界水日提出“用大自然戰勝水資源挑戰”並積極宣導“基於自然的水解決方案”。其實,早在2014年,空氣制水發明人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就已經通過綠色創新探索,完成了基於自然的空氣水解決方案這一史無前例的重大實踐,用空氣鮮榨水產品詮釋了人類“用大自然戰勝水資源挑戰”是一條可持續的出路,是一次劃時代的革命。
 

         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告訴《國際融資》雜誌記者,他從20年前就開始關注水資源問題,他發現人類在從尋找水資源到挖掘水資源,包括過濾水資源的過程中,從來就沒有自主性地製造過水,一直對這個大自然恩賜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資源進行著無度的揮霍、污染和破壞。“20年前我就研究過濾水的飲水器,後來發現由於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土壤的農藥殘留等進入江河湖泊,已經超過了水體自淨能力,這種污染導致了水體在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特徵的改變,即便是對水做了過濾,也還不能完全濾淨。我也研究過海水淡化,但並不理想,成本太高。蒸餾水也不行,不僅沒有任何營養,水的來源實際上也有污染。有一天,天上下雨,我看著降落的雨水,突然想到了空氣冷凝,想到了大氣中每天的蒸發量,靈感讓我發現了空氣中的水資源。我即刻上網查了一下資料,發現了這樣的數字:世界海洋每年蒸發量約50.5萬立方公里,向大氣供應87.5%的水汽。這些從海洋或陸地蒸發的水汽上升凝結後,又變成雨雪降落在海洋和陸地上。全球每年降水量約11.9萬立方公里,其中只有約30%滲入土壤形成地下水,70%通過地表流入江河湖海,從而構成了地球上周而複始的水文迴圈,能夠較為穩定地被人類利用的水大約只有1.4萬立方公里。這是什麼概念呢?每年向大氣供應的87.5%水汽約為44萬立方公里,而全球每年的降水量約11.9萬立方公里,也就是說每年約有32萬立方公里的水汽在空中被白白蒸發或沒被利用。如果我們將其中的零頭——兩萬立方公里的水汽製成空氣鮮榨水,那就真的實現了水資源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找到了水資源可持續的新路徑,這讓他異常興奮。如果兩萬立方公里的水汽製成空氣鮮榨水,則意味著人類各地區普遍獲得了一個安全飲用水的通道;意味著人類在目前4600立方公里的水需求之外,還有兩萬立方公里的水供應儲備;意味著因水資源匱乏導致的貧困以及地區間衝突從此可以化為烏有;同時還意味著人類在面臨人口增長,城市化和工業化提速,燃料、糧食與能源安全保障,新消費模式應對,受威脅的生態系統保護等一系列挑戰中,水資源將不再是被擔心的制約因素,而是有保障的推動因素。從發現空氣水的那一天起,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開始夜以繼日地加緊研發空氣制水的技術,2015年,第一臺空氣制水設備研發成功,制出的水質量非常好。這時他決定,要讓聯合國知道這個重大發現,他興奮地奔走於聯合國各NGO組織,參與各種與水機制相關的會議,不厭其煩地介紹空氣制水這一基於自然的水資源與安全解決方案。同時,他有了一個願望,要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那些缺水國家能夠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受惠於綠色創新企業帶來的共用成果。
 
讓聯合國瞭解空氣制水能給人類帶來怎樣的福音
 
         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發明了“空氣提純冷凝技術”、“大氣甘露轉化系統”等七項空氣制水發明專利及其制水設備,通過“空氣提純冷凝技術”、“大氣甘露轉化系統”的運動產生結冰的原理,對結冰前的水進行處理轉換,製作出空氣鮮榨水。當他看到利用空氣資源高效制取的“零用水、零公害、零添加”的安全飲用水緩緩流到容器中,當他沉醉地品嘗著甘甜的空氣鮮榨水時,感到無比的欣慰。“我看到了希望,因為這個綠色創新設備制出的水可以救更多的人,想到我們的子孫後代都能有安全的飲用水喝了,這讓我很快樂。特別是當人們喝著空氣水,認同這個制水設備,並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這個事業當中時,我內心就會湧起強烈感動。”
 
 
在2018年6月聯合國「水促進可持續發展2018-2028」國際行動十年高級別國際會議上,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在天泉鼎豐鮮榨空氣水機前接受電視臺採訪
 
 
聯合國大會主席Miroslav Lajčák參觀天泉鼎豐鮮榨空氣制水機
 
         但是,他發現推廣空氣制水並不像他想的那麼簡單。因為絕大多數人第一次聽到這個發明的反應都是根本不信!他以為從20世紀90年代就致力於全球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究的聯合國水機構,一定會認可這個技術。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當他從2015年第一次參加聯合國大會的時候開始直到現在,無論向誰介紹這個技術,只要是第一次接觸這個技術的人,包括聯大主席,他們的回答都是一致的:“不可能!”但他每次的回應都很冷靜而給力:“如果你親眼所見、親自品嘗,你還是這個回答嗎?”回答轉向了:“東西在哪兒?”“就在會場外面。”因為他在此前已經不知道領教了多少次固執己見的面孔,他知道這些人不見實物根本不會相信,於是,乾脆把空氣制水機也帶了過來。他在設備前給聯合國官員介紹空氣制水的原理,並將製作出來的空氣鮮榨水一一遞給他們品嘗。結果瞬間贏得了一張張不可思議狀的表情和驚訝的讚歎與恭喜,緊接著又是非常嚴肅地提問與質疑。而下麵這些問題幾乎成為每一次都會被問到的通用問題。
 
有人問:“你這個空氣制水機不斷地抽空氣,會不會導致沒有空氣了呢?”
他毫不客氣地反駁:“你要再講這個問題我就要說你沒文化了。大氣是有氣壓的,你說抽真空嗎?80億人同時呼吸會不會沒有空氣?”
有人問:“空氣制水會不會影響大氣產生變化?”
他回答說:“當然不會。想想看,我們地球面積的71%是海洋,在太陽照射下,海水蒸發形成雲,雲層降雨形成江河湖泊,最終又流向海洋。在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中,水在太陽照射後,受溫度升高的影響,成為水蒸氣,水會蒸發,但地球的引力足以把水蒸氣留在大氣層中,而不會散失到宇宙中去。因為水只有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能沖出大氣層,也就是每秒7.9千米。這一公開資料顯示的相關論述,已經很清楚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又有人問:“沙漠地區嚴重缺水,空氣制水怎麼發揮作用?”
他答曰:“沙漠地區不是缺水,而是因為沙漠的白天陽光太強烈,水都被蒸發了。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能量只能從一種形式變為另一種形式。白天地表水被迅速變成水蒸氣,所以沙漠地區的夜晚濕氣很重,埃及、希臘的年均濕度在70%以上,卡塔爾、迪拜的年均濕度在80%以上。這些水蒸氣完全可以為空氣制水所用。”
問:“空氣中也有污染物,怎麼處理?”
答:“我們利用空氣提純冷凝技術制水,並經過一系列過濾和處理,達至直飲標準。”
問:“水的安全性怎麼樣?”
答:“是無二次污染的安全飲用水。”
問:“水質情況都經過了哪些權威機構的檢測,拿到了哪些認證?”
答:“已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美國標準、中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國生活飲用水標準,及香港水務署等認定的無重金屬、含有益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水質檢測,通過了瑞士通標、歐盟合格認證、中國3C認證、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等品質檢測。”
 

         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發明的空氣制水機核心技術,包括有200多項國際專利,其中“空氣提純冷凝技術”、“大氣甘露轉化系統”、“標量波光量子導入系統”等七項空氣制水發明專利均已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註冊,覆蓋聯合國WIPO-PCT體系的152個締約國。他對人類水資源與安全的貢獻,以及他對水資源與安全保障的倡議,讓他在聯合國贏得了一系列榮譽並承擔了更多的責任:他成為聯合國“水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行動十年(2018~2028)高級別國際會議指導委員會委員、聯合國環境科學政策商業論壇指導委員會創會成員,成為惟一一位榮獲聯合國水行動10年高級別國際會議貢獻表彰的國際知名人士,還獲得了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革命性水資源解決方案獎、塔吉克斯坦外交部聯合國水10年國際行動貢獻表彰獎。由於他創立了量子技術應用發展的新標杆,被多個聯合國NGO組織和國際社會譽為“空氣制水之父”。
 
 
塔吉克斯坦外交部部長Sirojiddin Aslov代表塔國外交部向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頒發貢獻表彰
 
         2018年10月6日,他在聯合國全球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論壇上發表的主旨演講,可謂是他多年來積極宣導並推進水資源利用與水安全行動的觀點濃縮,更折射了他為終結貧水、污水給人類帶來疾病、戰爭與死亡所做的不懈努力。他在演講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在過去的50年中,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污染是史上前所未有的。水資源的短缺和污染已經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因此,必須實現用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和政策,完善和促使科學和自然的解決方案。由於水處於基礎性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生態環境的關鍵要素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保障的特殊地位,因此,保護水資源的成本,要遠遠低於污染後的清理整治成本。一旦水資源稀缺,社會公平問題就突顯出來。他提出在資源需求中找到平衡是確保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他強調說:“保障水安全已經超越了單一學科的研究範圍,也超越了單一部門的管理能力。學科融合將在水科學的發展中成為大趨勢。”他希望有更多跨學科、跨部門、跨行業的人能夠廣泛參與到這個關係到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事業中來,共同合作。
 

         據媒體報導,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關於《向空氣要水的水資源解決方案》的倡議與空氣制水技術,在2018年聯合國2018~2028“水行動”國際高級別會議、聯合國環境大會中,獲得了聯大主席、環大主席、172個國家的聯合國代表,以及各國科學技術專家的一致認可和支持,並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韓國以及中東和中亞等地區獲得了積極回應和實踐。
 
科學不是理論和套路
她就在燈火闌珊處
 
         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發明的空氣制水技術,被中央廣播電臺視頻健康頻道稱為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這項技術也讓他本人及他領導的天泉鼎豐集團和子公司在中國獲得了多個獎項:2015年義大利米蘭世博會中國企業聯合館入選品牌、入選科技品牌和入選科技代表品牌三連冠;2016年中國自主品牌十大創新企業,中國(行業)十大影響力人物,中國(行業)領軍品牌;2017年全國商業品質品牌示範單位、全國商業品質品牌品質獎單位,中國共用經濟十大領軍企業;2018年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獲得智能製造創新人物獎、中國改革開放40年影響中國誠信建設傑出成就獎、中國經濟新模式發展十大創新人物及全球最具影響力華人領袖獎等殊榮。
 

         這項技術給人類可持續發展帶來的貢獻,讓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在美國獲得了國會最高貢獻表彰、加州議會最高貢獻表彰、美國陸軍最高榮譽貢獻表彰等近30項殊榮。有些國家希望他能夠帶著技術加入他國國籍,均被他拒絕。他說:“我是永遠不變的中國人,我發明的空氣制水技術屬於中國。我要讓中國人首先喝上品質安全的空氣水。”
 

         作為空氣制水行業的創建者和引領者,具有國際專利和運用航太高新科技的空氣制水企業,天泉鼎豐和他本人雖獲得了多項國內國際獎項,但在中國推進空氣制水成果落地的過程中,其難度已經超出了他的想像。
 

         他無不擔憂地告訴記者:中國屬於人口大國,是全世界13個缺水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是人均淡水資源貧國,水資源可用量、人均和畝均的水資源量極為有限,降雨時空分佈又嚴重不均,地區分佈差異性極大,北方屬於資源型缺水,南方水資源雖然比較豐富,但因水體污染,水質型缺水問題相當嚴重。據公開信息披露,近三分之二的中國城市供水不足,六分之一的中國城市嚴重缺水,其中也包含北京、天津等特大城市。到2030年,中國用水將達8800億立方米最高峰期,而這數字將超過水資源、水環境承載力極限。同時,水污染日益嚴重,也加劇了中國水資源短缺的矛盾。“我發明的空氣制水技術目前已經推出了日產水量由30升至五噸的系列鮮榨空氣制水機,還推出了規模日產水量由50噸至100噸‘零添加、零公害、零用水、零廢水的天然活性飲用水’的鮮榨空氣制水廠,結合太陽能、風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的供電系統,為解決海島、輪船、鑽探平臺等無水源補給情況,旱澇等災害情況以及沙漠等自然環境的飲用水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徑。但是在中國大陸推廣落地時,挑戰的確不小。最難突破的就是從沒有變成有。”他說。
 
 
在2018年聯合國環境科學政策商業論壇領導委員會“管治聯盟首次規劃會議”上,該委員會創會成員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就全球水治理水安全提出自己的建議
 
         首先是註冊難。2015年,當空氣制水設備研發成功後,天泉鼎豐決定在深圳投資設立一家空氣制水高科技公司,但在申請工商註冊時,卻遇到難題,因在工商企業註冊的行業裏沒有空氣制水這麼一個類別,如果用空氣制水註冊公司,根本無法通過名稱審核這一關。但在境外,企業註冊了就可以從沒有變成有,但在中國國內則不同,工商註冊的類別裏沒有的就不能有。照章辦事講原則講規矩,一點兒錯都沒有,但是從科技創新的角度講,這會制約中國高科技發展的速度。想想看,如果我們不去做機制上的突破,這個制水的“零到一”過程怎麼完成?又如何區分落後與先進?
 

         他和團隊四處奔走,不停地找有關部門溝通,尋求突破口,畢竟深圳政府的改革開放力度大,他們終於陸續獲批以鮮榨空氣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空氣制水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稱註冊公司,實現了企業名稱中空氣制水新類別零的突破。
 

         第二是建廠難。天泉鼎豐要在廣東河源投資一家空氣制水廠,但又遇到麻煩:由於水廠目錄裏只有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廠,沒有空氣制水廠,所以無法建空氣制水廠。這又是一個“零到一”如何突破的問題。他又開始到處遊說,談機制創新的突破。他說:“幸好我們是在中國最開放的地方——廣東和深圳投資收購當地一家水廠並改制註冊成立空氣制水廠,最終突破了這一問題。”
 

         第三是最難的,空氣制水廠運營必須要有牌照,但空氣制水是全球首創,所以關於空氣制水的牌照不可能先於它誕生。這就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按規定要提交水質檢測報告,但已有的聯合國、香港、歐盟的檢測報告都不算數,內地檢測機構又因沒有空氣水這一類別而無法檢測。最後只能按飲用水標準檢測,最終拿到中國飲用水檢測報告。
 

         由於空氣制水在水行業沒有先例,在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拿到牌照。沒有牌照就不能投資建廠,這是行業規矩,誰都無法逾越。難道就眼睜睜地看著這個可持續的水資源與安全的創新解決方案因為沒有“一”而擱淺嗎?如果擱置一年,就意味著中國距離用水超過水資源、水環境承載力極限的2030年近了一年。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這位致力於讓全世界的窮人和富人都能喝上空氣鮮榨水的發明人是不會坐等的,他知道,這是人類在和時間賽跑。於是,他提出用並購手段,拿下一家水廠。就這樣,很快有了牌照,在經營範圍內增加了空氣制水。“我很感謝這些領導,正是因為他們的大膽突破,才使得像天泉鼎豐這樣的高科技企業真正走向產業化。”他這樣表示。
 

         天泉鼎豐最終將並購的河源水廠建成了全球首家鮮榨空氣水廠及生產和示範基地——河源市天泉鼎豐空氣制水科技有限公司,整個鮮榨空氣水廠採用全球首創的回收過濾、消毒和迴圈再生清洗系統,可使生產用水量節省40%,生產成本降低15%~20%。
 

         從起名到產業落地,一步又一步地化解創新產業落地的難題,天泉鼎豐用了三年時間。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慶倖而欣慰地說:“幸好天泉鼎豐的內地公司設在敢於突破條條框框的深圳,在2018年,天泉鼎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從萬宗申請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首家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的空氣制水企業。這一殊榮意味著空氣制水已被劃入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對於我們港資企業來說,這是國家對天泉鼎豐的研發能力、技術成果轉化能力,以及在空氣制水行業領軍地位的肯定。”
 

         欣喜之後,天泉鼎豐又遇到了新難題,雖然並購了一家水廠,但空氣制水還沒有國家標準,在全球水危機的今天,這將掣肘這一產業的健康發展。坦率地說,任何產業創新要想實現“零到一”的技術成果轉化,確實不是靠企業單槍匹馬就可以完成的,這涉及到體制的突破。“我們需要突破體制上沒有的東西,為了實現‘零到一’的突破,我們絕不能等,要創造條件,主動去和有關部門就標準制定工作進行溝通。”他堅定地說。
 

         他告訴記者,天泉鼎豐已經邀請12個國家的特使和中國國內幾十位水專家,設立了全球空氣制水產業行業標準國際高級別成員會議,為空氣制水行業制定生產標準和飲用標準。他說:“生產空氣制水機器的標準要按歐盟標準走,這樣才能實現出口;空氣制水機制出的水要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標準,通過檢測水的能量和成分跟國際接軌,同時要制定空氣制水的最高標準和最低標準,還要將抽濕機、空調機抽出的水的區別標準也搞出來,免得讓消費者產生誤會,錯將抽濕機、空調機抽出的水當成空氣制水。空氣制水的標準一定是按照健康合格飲用水的標準做的。”目前,天泉鼎豐正在積極配合工信部等有關部門制定空氣制水的國家標準。
 
完成水資源的系統架構是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選擇
 
         水是萬物之源,對水資源的需求涉及到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根據2018世界水資源及中國水資源概覽及水利部資訊披露:中國農業用水占中國總用水量的62.4%,工業用水占21.6%,生活用水占13.6%;人工生態環境補水(僅包括人為措施供給的城鎮環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濕地補水)占2.4%。全國城市每年缺水60億立方米,因缺水造成的經濟損失約2,000億元。而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其他廢棄物進入江河湖海等水體,超過水體自淨能力,導致水體污染,使其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特徵發生改變,從而影響到水的利用價值,造成水質惡化,破壞了生態環境並危害到人體健康。嚴重的缺水和水污染問題已經制約了中國城鎮現代化建設進程和GDP的增長,也制約了居民生活水準的提高,特別是健康中國的幸福指數。
 

         鑒於水在農業和工業占比84%的重要地位,水的有無、水的優劣,都將在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發揮正向的推動作用或反向的制約作用。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是一位具有系統整合格局意識的大家,他發現了淡水資源可持續的自然之源,創新發明了空氣制水,如果這項革命性技術發明能在全世界各國應用的話,終結水之戰就不再是天方夜譚。但他的發明並沒有就此停下來,還在提速。
 

         接著,他又把目標對準了農業,創新推出空氣水新農業技術整合專案,在中國廣東虎門,天泉鼎豐投資建立了全球第一個空氣水新農業基地,將其投入的大型量子能量水處理廠淨化和精濾的量子能量水用於農業灌溉,將美國超鑽光量子導入農業種植,大幅度降低了化肥的使用量,並達到近零排放的目標。這種採用空氣水以“仿生農法”種植生產出的“空氣水量子超能蔬菜”,杜絕了農藥及含有激素等化學成分的肥料;灌溉用水均通過獨創的過濾及磁化技術進行改良,使水分子進行重新排列組合而形成極易被植物與土壤吸收的小分子結構的磁化水;土壤均是運用改良水結合天然植物與微生物菌種混合發酵研製而成的營養液,以獨特的地下灌溉滲透技術徹底淨化形成;植物在最佳的自然生態環境中聆聽音樂成長,使這種“空氣水量子超能蔬菜”具有了超強的抗氧化功能並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突尼斯駐華特命全權大使迪亞·哈立德參觀了這個全球第一家空氣水新農業基地,非常震驚,連連贊許並給予高度評價。
 

         不僅如此,在“空氣水種植”成果的基礎上,他又帶領團隊進行“空氣水水培法”、“空氣水氣耕法”等無土栽培技術、栽培設施、栽培工藝的研發。“空氣水氣耕法”只需傳統耕作10%至15%的用水量,收成卻是傳統種植的三至四倍;這些技術的推出,有利於非耕區開發的立體式垂直化栽培,可以做到無需甲溴基的土壤消毒和無蟲化的免農藥生產,實現無廢料、廢物、廢液的零排放,從而重構缺水地區和土壤污染地區的綠色農業生態。
 

         這一系列在空氣制水基礎上創新的農業生產、環境美化及生態修復方面的集成技術,讓我們看到未來中國農業擺脫土壤沉屙、重回基於自然的健康生態農業的希望。
 

         在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眼裏,這還不是完美的閉環。他看到了水在未來工業革命中的重要性。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發動機是工業的靈魂,但燃油發動機的資源不可持續,鋰電池有二次污染的問題,只有氫燃料電池的源頭資源——水是可持續的,特別是潔淨的空氣制水的誕生,使電解制氫獲得了永續的資源,因此,氫燃料電池被發達國家公認是解決未來人類能源危機的終極方案。在山東日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泉鼎豐投資參股了一家氫能汽車製造企業,空氣制水將成為這家氫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的重要資源。
 

         他說:“氫能源發展是中國國家戰略,它會給全球工業帶來一次重大變革,而且是一次必然革命。”他進而指出:“隨著氫能發展的進步,世界可預見氫燃料電池應用的普及。水資源作為氫能的原料,則意味著全球對水資源需求的進一步提升,而空氣制水技術將在其中發揮關鍵性作用。從空氣高效制取永續、安全、可靠的水資源,可以保障氫能生產的水供給,同時擺脫如沙漠、海島等乾旱、缺水地區的氣候和地理限制,降低取水和淨水成本。天泉鼎豐創新的可移動式空氣制水廠能夠隨時隨地提供各類用水服務,實現‘有空氣的地方就有永續的氫能源’。另一方面,氫燃料電池也能為空氣制水設備提供清潔能源,兼得相輔相乘之效。”
 

         他的探索還不僅僅停留在氫燃料電池對汽車的應用上,“我還在考慮將我們對氫燃料電池的研發延伸到氫能源發電廠,為工業供電、民居供電。因為膜技術已經很成熟,空氣制水因純淨度高,提取氫的含量就比較高、能源效率也高,兩者結合一定會在未來的發電領域發揮更好的作用。”他這樣說。
 
 
鮮榨空氣制水機發明人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左二)與聯合國環境大會主席埃德加·古鐵雷斯·埃斯佩萊塔博士(右二)合影
 
         最後,他談到了天泉鼎豐以“綠色、智能、永續”為核心的智能建設專案,這個專案以可再生能源及空氣制水為基礎,帶動電解制氫系統發電,採用無土種植系統在樓頂種菜、空中花園養花,使用氫能汽車出行等綠色閉環生態。該系統集成技術方案是智慧型電腦、通信、資訊技術和建築藝術的有機結合,通過對設備的自動監控、對資訊資源的管理和使用者的服務,以及建築的優化組合,實現樓宇自動化、辦公室自動化、通訊自動化,繼而發展成高效率利用能源、最低限度碳排放及保障水和能源自給自足的永續社區。這個架構將為“生態城市”和“智慧城市”的規劃發展提供一個可持續性的優化解決方案。就在發稿前,天泉鼎豐與湖南海憑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於深圳就遼寧醫械園並購合作事項簽訂協議,首個空氣制水新能源房地產專案正式啟動。
 
最後的贅語
 
         作為筆者,寫至此,便有想呼籲幾句的衝動。一個重大發明專利往往是某個人或某幾個人基於其重大發現而研發出來的,但是,當這個重大發明對我們現有行業或整個工業、農業產生顛覆性革命的時候,靠某個企業或某幾個企業的力量是不大可能順利實現其成果轉化的。像空氣制水,它所能帶來的革命性進步不僅涉及到資源、能源,也涉及到農業、工業、建築業等幾乎所有與民生相關的領域,因此,政府支持產業創新的機制也應該改革,應該通過跨行業、跨部門的系統協調,形成與企業自主創新重大發現相吻合的政策支持機制,推動這個基於自然的覆蓋空氣鮮榨水、健康農業、清潔能源和綠色建築的革命性大產業儘快落地,提速發展,造福人類。(採訪人物攝影 杜京哲)
 
點擊香港天泉鼎豐集團
 

2019年香港天泉鼎豐集團介紹
 
         香港天泉鼎豐集團創辦人、總顧問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是全球首創“空氣制水系統”發明人,享譽國際的慈善家、民間外交家、發明家。任聯合國“水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行動十年(2018~2028)高級別國際會議指導委員會委員、聯合國環境科學政策商業論壇指導委員會創會成員,聯合國華人協會榮譽主席,是亞洲知識管理學院董事局榮譽院長、資深院士,加拿大皇家管理學院客座教授和榮譽院士等。
 

         自主研發的國際專利技術達200餘項,所有專利均已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註冊,覆蓋PCT體系的152個締約國。創新科研成果包括:空氣提純冷凝技術、大氣甘露轉化系統、標量波光量子導入系統、光量子時光倉等。
 

         該集團業務涵蓋智能科技、量子科技、環保綠化、自然資源、新能源、新農業、互聯網、房地產、影視文化等行業,積極開發以“空氣制水促進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產業生態服務。該集團屬下天泉鼎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鮮榨空氣水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天網鼎豐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已於前海股權交易所掛牌,系列產品已列入《國防軍工行業配套產品》。
 

         天泉鼎豐致力於水資源可持續發展公益專案,已與30餘個國家駐華大使館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與20餘個國家共同建立了“空氣開採權聯盟-全球空氣制水產業”;在北京、深圳、香港、洛杉磯、墨爾本、首爾、杜尚別等地成功地合作舉辦了九屆“全球水資源可持續發展論壇”;作為聯合國環境科學政策商業論壇的合作夥伴,天泉鼎豐是惟一擔任其指導委員會創始成員的中國香港企業;2018年與聯合國“水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行動十年(2018~2028)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與塔吉克斯坦政府合作舉辦首屆高級別國際會議;推動和開展空氣制水產業行業標準國際高級別指導委員會會議,13國駐華特使和40餘位將軍和部長任該會議成員,對全球空氣制水產業的科學品質以及產業規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天泉鼎豐持續關注以水資源為核心的環境與經濟問題,謀求人類最終的水安全解決方案,這一技術和倡議,已經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韓國、斯里蘭卡、非洲、中東、中亞等國家和地區普及展開並得到積極回應。
 

         天泉鼎豐在人類科創發展的同時關注地球環境保護,提出現代科學創新運用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地球資源、關心人類未來身心健康發展,關注和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以高科產業帶動和維護自然生態,為積極構建人類生命共同體做出努力。
——reads
 
獨角獸的邏輯:做最難的事兒
 
         採訪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我發現他的思想非常跳躍,而且跳躍的跨度很大,如果不是事先做了不少功課,恐怕很難跟上他的節奏。在幾個小時的暢談中,我感到他是站在一個水資源能否可持續的思考高度去探索、發現、實踐、推廣,他的所思與所行都不是基於某一個點,而是基於一個面,這就是他發現可永續的空氣水源並將它製成空氣鮮榨水,進而將其延伸到農業、能源、建築等與人類基本生存需要相關的各個方面的一個可迴圈的閉環模式。
 

         “一個理念、一個哲學、一個觀點、一個發明被認可是非常難的。人生最累的事情是夏蟲語冰。”這是他的感慨,也應該是所有在科學路上探索者的共鳴。但是,即便是無人認可,也不會阻止科學家探索的腳步,因為沒有任何框框可以限制他們跳躍的思維,這也是古往今來的事實。但是,當一個重大發現是關乎人類基本生存保障之安危時,“你就必須要有一個落入紅塵的方法或套路,也就是說要從企業運作的角度,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話讓別人聽懂,用看得見的事實讓別人看明白,用世俗的東西完成脫俗的理想。”他說。
 

         他認為,很多科學技術發明沒能實現成果轉化,外因有很多,但是內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沒有突破自己。“只有突破自己才能突破別人。用別人聽得懂的話來突破別人並不難,難的是你能不能放下自己的清高與桀驁不馴。我和很多搞科學的人一樣,過去也曾有這個障礙,但我最終放下了,走出了這一步。偉大的理想只有落到地上去做事才能實現。”
 

         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是一位有著強烈使命感與憂患意識的發明人,他說他不是科學家,只不過搞了些小發明,發現了宇宙中原本的存在,並將這些東西組合起來罷了。他創新水資源與安全的整體解決方案,是為了阻止人類因安全飲用水減少而導致的疾病與死亡人數的上升,及爭奪稀缺的水資源而可能引發的地區衝突。為了讓更多的生命有機會、有尊嚴、有品質地活下去,他像一位公共外交家,在聯合國各種與環境、資源等相關的會議上奔走,呼籲各國政府,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關注水資源可持續發展問題。
 

         他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只吃一頓飯,他白天致力於國際社會的公益、經貿、文化、教育等多領域社會活動,當夜深人靜時,便進入探索發現的興趣王國,伏案疾書。
 

         他知道天泉鼎豐制出鮮榨空氣水設備並使空氣制水廠投產運營後,一定會形成可預期的龐大生產鏈和商業鏈,但也不可避免地會有很多人冒仿。“我不怕別人冒仿,相反,我會很高興,有人冒仿就說明這個事業成功了。未來七年要解決80億人喝水的問題,光靠天泉鼎豐一家企業是做不到的。從商業角度來講,有些股東會認為應該打擊冒仿,但從另外的角度講,這個市場太大,縱使有幾十萬家冒仿,都不一定來得及解決80億人喝水的問題。我的目的是救人,他冒仿我的技術,能夠被救到的人就會更多。”他站在挽救生命的高度這樣說。“而且我們也希望能夠與更多企業、投資機構開展合作,共同推進這個事業。”
 

         截至目前,天泉鼎豐已向非洲、中東一些水缺乏國家捐贈了一些鮮榨空氣制水機,同時,向全球那些極度缺乏水資源的貧困地區弱勢群體捐贈鮮榨空氣制水機的“全球天泉計畫”也正在實施之中。他希望所有人都能喝上安全的飲用水。也因為這個始終堅守、永不改變的初心,他成為國際NGO組織中鮮有的集慈善家、民間外交家、發明家於一身的傑出人才。
 

         在別人看來,拿督斯裏吳達鎔教授是一位成功者,但他卻這樣說:“失敗這個東西都是成功的人用來忽悠的,其實沒有什麼失敗,所謂失敗就是成功地發現了一次不對的方法,是又一次經驗的積累。給予我成長營養的是我的老師——莊世平先生的身教與言教,他一生與巨賈高官打交道,身家上千億卻全部無償捐給國家,他說過一句很深刻的話:‘人到無求品自高’,這句話對我影響很大。而支撐我走到今天的其實是信仰,如果不是因為菩提心和慈悲心的驅使,人生對我沒有任何意義。這是我的真心話。”(李路陽 撰寫)本文轉載自《國際融資》

《國際融資》雜誌掃描版
 













 

MORE图片中心 / pics CENTER

聯繫我們 / CONTACT US